互聯網產業的如火如荼,一步步驗證了摩爾定律。當互聯網的戰火燃燒到家電領域,特別是一些互聯網企業開始做他們并不熟悉的家電產品,對品控的把握、家電產品可靠性的研究,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。今天,小C就帶你走進長虹,窺探長虹過硬產品質量背后的人與事兒。
可靠性與檢測技術中心 筑起堅固的銅墻鐵壁
在市場上,長虹推出的高端智能音響,在追求移動互聯功能智能研發的同時,并沒有對質量放低要求。智能研發,研發的不只是全新功能,也是更高的品質。這要歸功于長虹的可靠性與檢測技術中心,他們通過技術創新,打出了自己的一套可靠性組合拳。
長虹可靠性與檢測技術中心
副總經理彭海鑫博士說:
在長虹建這個可靠性技術中心之前,和行業內的其他公司一樣,靠得是產品質量體系,我剛加入進來后,覺得這樣肯定不行,首先要做的,是有技術,也就是可靠性技術。
可靠性技術,最早應用在德國的火箭研究中。為了保證軍工電子設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,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可靠性技術研究。慢慢地,這個技術也開始轉向民用工業,主要為了保證企業產品質量具有較高的穩定性。技術,就相當于招數,一招一式,穩扎穩打。
彭海鑫博士說:
過去,家電行業的可靠性主要是與產品故障作斗爭。產品賣出去后,不斷收集消費者關于產品故障的資料,然后針對發現的故障,進行研究、修正。這有很大的遲滯性。
而長虹的可靠性技術中心,把對象定為故障遠遠還未發生時,存在于產品中的“缺陷”。針對設計、工藝、元器件、材料等各種環節的缺陷,研究出各種有針對性的技術、標準、測定方法和步驟。這些像是一個個招式,招招是狠招,殺缺陷于無形。
可靠性技術的研究,使長虹產品的返修率大幅下降。2011年—2014年長虹平板電視產品早期失效率降低了15%;質保期內的故障率降低了13%。在業界,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。
然而,長虹可靠性技術中心并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??煽啃约夹g中心,是要為長虹產品的可靠性,造出一堵堅固的銅墻鐵壁來,也就是要變可靠性技術為系統的可靠性工程體系,到了音響系統階段,可靠性工程已經具備了完整的體系。
真正偉大的產品,應該竭盡全力地在軟硬件優化上做出努力。在人們心中形成高品質代表的長虹,在可靠性的道路上,在智能研發的道路上,永遠沒有盡頭。